我校“智力助残”志愿者服务队获2019-2020年度上海市“优秀慈善志愿者集体”

发布者:邓士豪发布时间:2021-06-29浏览次数:462

6月26日,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喜迎建党100周年暨优秀慈善志愿者代表座谈会召开,全市123名优秀志愿者、志愿者团体及志愿服务组织者获表彰。我校“智力助残”志愿者服务队获“优秀慈善志愿者”称号。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,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钟燕群、荣誉理事长冯国勤等出席座谈会。

彭沉雷肯定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建会27年来开展慈善活动所取得的成绩,并向荣获2019-2020年优秀慈善志愿者称号的个人和集体表示了祝贺。他强调,今后的慈善工作、志愿者服务工作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及时发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,切实地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;要继续坚持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社会风尚,号召和引导更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,帮助他人,阳光自己。

 座谈会现场

我校“智力助残”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。作为上海市“智力助残”志愿者基地六大分基地之一,服务队秉承“服务他人、奉献社会、育己育人”初心,以“携手残疾朋友”为主题,在中山、岳阳、永丰、洞泾、广富林及小昆山六所阳光之家开展“为智障人士奉献爱心”活动,帮助智障人士提高生活技能;以“智力帮困、教育扶贫”为主题,为残疾人、贫困家庭义务家教,帮助孩子学习成长,就业后带动家庭脱困,实现“潜进式”助残帮困。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,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。

领取上海市优秀慈善志愿集体奖

26年来,“智力助残”志愿服务队共培养志愿者8000余人,服务总时长超过298000小时,足迹遍布松江区各个街道、社区。与党建团建深度融合,建设智力助残本硕博一体化党支部,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00余人,向党组织输送学生党员500余人。在建党百年、建校七十周年之际,服务队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公益服务深度融合,创新育人载体与方式方法,走进大中小学生课堂,深化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,推动党史学习教育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持续走深走实。紧密围绕“实践育人”,着力推进志愿实践、制度、文化“三位一体”路径,拓宽“志愿+”模式,进行多维度全方面系统化合作,在校内与党建、团建、资助育人等工作多方融合,深化教育扶贫,助力乡村振兴,强化党员奉献意识;在校外与街道、社区深化合作,探索流动服务队机制,为推动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制度化注入新的活力,引领青年“走进社区、走进乡村、走进基层”,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
 

撰稿人:姜雪梅